医生在为老人处理伤口,志愿者“荣荣”在旁边陪护
“太谢谢志愿者了!要不是你们帮忙,还不知道我妈会怎么样呢……”12月7日晚,在侯马市人民医院急诊室,中学教师杨宏涛在“荣荣”等几位志愿者面前激动万分。看到母亲无大碍,他总算放下了悬着的心。
杨宏涛是洪洞人,已在侯马教学生活20多年。几天前,才将患有小脑萎缩的母亲从洪洞接到自己身边照顾。当天下午由于没有把家门关好,母亲跑出去不见了,赶紧发动同事寻找也没有找到。
当同事将老人走失的信息发给一位志愿者团队负责人求助后,当即得到反馈信息,原来老人摔伤后被志愿者救助,正在侯马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
老人摔倒满面是血,无人敢扶
老人摔倒无人敢扶,志愿者及时扶起送医
7日下午快6点的时候,“荣荣”正在体育街自家经营的窗帘店忙碌着,突然手机铃声急促地响起,电话那端传来一个女子焦急的声音:“你是爱心志愿者荣荣吗?在垤上路口有一个疑似流浪老人摔伤流了许多血,躺在地上情况严重没人敢动,你快来看看吧!我在垤上村幼儿园门口等你。”
“荣荣”是侯马爱心公益联盟的一位志愿者,有着丰富的救助走失老人、流浪人员经验,听到老人“摔伤、流血”感到情况严重。挂断电话立即开车前往现场,并随即在团队“紧急救助小组”微信群发出协助信息。
在现场,只见一位穿着红花棉袄的老太太坐在地上,脸上、手上全是血,额头还肿出一个大包。现场围着好几位围观的群众,却没人“敢”去扶一把。“荣荣”拉住老人的手安慰老人,明显地感觉到老人浑身颤抖,询问老人“是不是被人撞倒的?”被老人摇头否定,当即与打电话的热心市民把老人扶上自己的车,决定先送老人去医院检查伤势包扎伤口。
在交流中得知,“热心市民”正是一位志愿者的妹妹叫沈星。听说要去医院,沈星的婆婆还掏出100元钱让志愿者拿着用,被“荣荣”谢绝了。
医生为老人处理伤口
医护人员紧急救治,爱心团队紧急寻亲
在送老人就医的同时,“荣荣”一边将老人现场照片、信息及时反馈给团队微信群,请求“增援”;一边尝试着与老人沟通,希望了解到其家人、家庭情况,以方便展开一下步救助。但老人言词不清,且前言不搭后语,一会说自己“北十明”村人,叫“严福晶”,70岁了,一会说自己是新绛狄庄人,与老伴一起出来溜溜,儿子叫“小盼”,让大家无所适从。
大家来到医院急诊室时,志愿者“辉”也“紧急增援”赶到,联系医生为老人检查,跑来跑去抓药……老人不仅额头有摔裂伤,嘴唇也磕出3公分长的口子,缝了五、六针。
就在医护人员为老人紧急救治的同时,侯马爱心公益联盟“紧急救助小组”的志愿者们,也都急切地关注着老人的救助进展情况。正在大家准备转发为老人寻亲的消息时,团队负责人“小波”转来一条《寻人启事》:女,68岁 洪洞口音,有精神病史,2016年12月7日下午5:30左右在侯马路西红绿灯十字路口走失,如爱心人发现,请联系 1399403****。
“打电话联系寻人家属,核实一下!”侯马寻亲工作“第一人”“小波”有着很强的敏感性,马上联系到医院现场的志愿者“辉”,核实走失老人是否与摔伤老人为同一人。当杨宏涛看到从医院传来的照片,正是寻找了一个多小时的母亲时,马上与同事们一起赶到医院。
家属见到老人
志愿者团队信息互通,让老人顺利回到亲人身边
原来,杨宏涛在侯马市高村乡中学教学,在路西居住。前些日子刚把父母从洪洞老家接到侯马,在日常照顾中怕老人出走,家里人都是随手关紧家里大门,结果当天下午父亲一时疏忽,母亲走出去就迷路了。
得到老人走失的消息,邻居、同事都帮着四处寻找。杨宏涛的同事董森与侯马共和志愿本职服务队负责人全锐是朋友,就编写了简单的寻人信息发了过去。经过修改,全锐将信息转发给了更有经验、更具专业的寻亲“精英”“小波”。正是大家的爱心救助,让爱传递,才实现了信息快速对接,为老人及时回到亲人身边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也避免了次伤害的发生。
家属来到医院,大家才得知,老太太叫严福俊,因为小脑萎缩有精神病史,所以总爱犯迷糊,老伴就是老人的“守门神”,因都已是古稀老人,老伴也会“犯迷糊”。看到母亲不仅被志愿者第一时间救助,看到大家热心地将一位素不相识的老人送医看病、细心照顾,杨宏涛内心无比激动,觉得自己说多少遍“谢谢”都无法表达对志愿者的崇敬之心。“遇到老人摔倒,志愿者上前一扶的义举,扶起的不仅是人们心中的善良,展现的更是一座城市的文明!”(李培华)
侯马公安局备案编号:1410000200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