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马调解室的故事】 快调快办 成功调解一起工伤保险支付纠纷
农民工受伤了
应该怎么办?
谁来给处理?
能不能享受工伤保险?
可不可以先行支付?
就快解决垫付了怎么办?
情理法冲突怎么办?
2019年11月22日一上午,侯马市志愿服务爱家人民调解委员会联手人社局工伤保险服务中心,快调快办,成功调解一起工伤保险支付纠纷。
案件简介:2018年9月22日,在A公司工作的冯某高空作业意外坠落身亡,冯某有配偶、父母和两个孩子。A公司委托乔某全权处理冯某家属补偿问题和工伤保险事宜。A公司没有资金,工伤保险款马上下不来,为尽快平息事情解决纠纷,乔某个人先行垫付80多万人民币,一次性补助到位,家属不再提出其他要求不再上访。但是等工伤认定下来 ,要付款时,A公司被注销。那么这几十万工伤补助款是给冯某家属,还是公司债权债务承担人?能不能直接支付乔某?支付公司,公司已经注销;支付冯某家属,显然对乔某不公平。直接支付乔某,没有法律政策依据……支付问题成了一大难题。乔某找了人社局工伤保险服务中心,找了冯某家属,还找了A公司原法定代表人,找了法院,找了律师,都不能及时得到补助款。无奈,乔某找到了侯马市志愿服务爱家人民调解委员会请求通过调解解决支付难题。
群众事情无小事。接到案件后,调解室主任杨大庆立立即组织副主任李景文、张玲秀等骨干调解员,进行案情分析,之后收集有关证据,进行必要调查,找准利益平衡点,从情理法角度,引导当事人换位思考。在爱家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下,司法局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股,人社局工伤保险服务中心,信访局,法院,村委会等部门和人员参与下,终于使三方当事人坐在一起达成理法情相融的《调解协议》。调解结束,三方当事人都非常满意,一再表示感谢,感谢爱家调解和工伤保险服务中心联手调解为民解忧敢担当!感谢工作人员一周之内办结办好补助支付难题为民着想效率高!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现在的好政策!
这次成功调解,离不开工伤保险服务中心主任潘如燕的辛苦付出和大力配合,一次性支付详实数据近80万人民币,离不开信访局局长董爱玲的支持,更离不开司法局公职律师的专业指导,离不开基层单家营调解员的相助……
人民调解人民爱,人民调解爱人民。侯马市志愿服务爱家人民调解委员会以实际行动谱写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绽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幸福花。
(撰稿:刘新平律师 照片提供:普法团队 制作:于妮妮 )









